北京CBD地下空间未来将实现互联互通

2013年11月15日10:01  人民网

  人民网北京11月15日电(记者 余荣华) 位于北京中央商务区(CBD)内的国贸桥地区,是首都交通最繁忙的区域之一,一到上下班高峰期,极易成为“堵点”。

  北京市规划委11月14日透露,这一区域内将进行一体化改造,充分改善地铁1号线和10号线在国贸站的换乘条件,并与国贸商城相连接,形成地下四通八达的人行交通网络。

  现状:地上地下皆是瓶颈

  国贸立交桥上层为三环路,中间层为长安街,下层为东三环及长安街辅路。国贸桥周边共有几十条公交线路经过并设站。地下则是地铁1号线和10号线的交通换乘站,由于大量车流人流聚集,交通出行环境较差。与此同时,作为金贵的CBD,区域内的地下空间利用却十分不足。

  地上,长安街和三环的一横一纵两道车流人流交织。地下,1号线和10号线换乘人流汹涌,隐患不小。地铁国贸站目前的换乘方式为通道式换乘,主换乘通道宽度为8.5米,最大换乘距离约为160米。但由于两条线站厅高差为6.4米,换乘通道内设有两部扶梯、两部楼梯,导致单向人流最大允许宽度仅为4米,在高峰期十分拥挤,楼梯和扶梯的梯口极易形成人流瓶颈。

  位于国贸桥边的国贸中心建成于1990年,经过20多年的发展,已成为多功能商业贸易中心,总建筑规模约86万平方米,但如何与城市交通衔接起来,参与解决地区交通问题,过去并没有好办法。

  2013年初,北京市规划委主任黄艳接受采访时提出,今年将借着国贸桥西北角国贸展厅改造的机会,改善国贸地区的交通状况。在规划部门主导下,各方共同研究国贸桥区域交通改善方案。国贸公司主动提出,将自有土地用于建设地铁换乘中庭、地下连通道、下沉广场等城市公共设施,改善地铁换乘环境。

  手术:地面分流地下互通

  目前的“手术”方案是,大大增加地铁换乘通道的宽度,同时在地下建设面积约为5300平米的换乘厅,在立体空间内解决地铁进出站、两站换乘、与北侧地下商业连通等功能,各功能流线互不交叉,顶部开设天窗,将自然光引入地下,提高舒适性。

  地下换乘中庭还与原国贸地下商业空间对接,不仅作为地铁换乘通道,同时作为地下空间人流集散和流转的核心。地铁使用区域和商业区域分区明确,实现立体的地下步行体系。据介绍,这借鉴了国际大都市利用地下空间作为交通换乘枢纽的成功经验。

  在地面,规划方案则改造了国贸地块东南角现状坡道和地库出入口,形成城市公共空间,重新组织地块内机动车流线,尽量实现地面人车分流。

  据介绍,国贸交通一体化方案将公示,听取公众建议。同时,规划部门正在更大范围用地内对CBD地区交通问题进行整合研究,推动国贸桥地下空间实现互联互通。

  北京市规划委人士表示,国贸作为城市典型建成功能区,其更新改造过程中交通改善的规划方法,将对今后其他建成区的更新改造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。

(编辑:SN089)
分享到:
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
猜你喜欢

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

  • 新闻部分城市尝试“大病提取”住房公积金
  • 体育国足预计首发:郜林搭武磊 孔卡告别中国
  • 娱乐刘德华否认太太怀孕四个月 称多谢关心
  • 财经专家:养老双轨制并轨职工或还是吃亏
  • 科技思科等公司因棱镜门在华遭抵制
  • 博客吴奇隆前妻马雅舒:我没多占他1分钱便宜
  • 读书"绝命书"曝光:怕死的江青为何自杀
  • 教育在港留学生生存现状调查 新浪教育盛典